掩饰隐瞒犯罪一般怎么判?
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条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条
【前科报告制度】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,在入伍、就业的时候,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,不得隐瞒。
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,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。
第八十七条
【追诉时效期限】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:
(一)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,经过五年;
(二)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,经过十年;
(三)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,经过十五年;
(四)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、死刑的,经过二十年。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,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。
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
1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,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,属于犯罪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;
2、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,即具有应受惩罚性;
3、犯罪是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,即具有刑事违法性,由社会危害性派生出来的,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,缺一不可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掩饰隐瞒犯罪的认定:
1、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,单位或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;
2、主观方面是明知,以获得非法利益为目的;
3、客观方面是行为实施了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等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;
4、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,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
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